大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大寒同小寒一样,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,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。
(仲晓摄)
《授时通考·天时》引《三礼义宗》解释道:“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……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”极言大寒之冷。这个气节处在三九、四九时段,此时寒潮南下频繁,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,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。
(林坚摄)
民谚云:“小寒大寒,无风自寒。”大寒,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。它是一个生机潜伏、万物蛰藏的时令。
大寒习俗
大寒迎年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,过了大寒又立春,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。年节恰在立春前后,大寒一到年味渐浓。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,期间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意味。
这节气期间,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,腌制腊味年肴,准备年货,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——春节就要到了。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,虽是农闲时节,但家家都在“忙”——忙过年,此即“大寒迎年”的风俗。
所谓“大寒迎年”,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,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,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,分别是:“食糯”、“纵饮”、“做牙”、“扫尘”、“糊窗”、“腊味”、“赶婚”、“趁墟”、“洗浴”、“贴年红”等。
“食糯”,就是大寒节气这天,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。
“纵饮”,指放开宴乐,纵情喝酒。东汉蔡邕《独断》称:“腊者,岁终大祭,纵吏人宴饮也”。
“做牙”,亦称“做牙祭”,原本是祭祀土地公的仪式,俗称的美餐一顿为“打牙祭”即由此而来。做牙有“头牙”和“尾牙”的讲究,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,尾牙则在腊月十六,全家坐一起“食尾牙”。
“除尘”,又称“除陈”、“打尘”,就是大扫除:“家家刷墙,扫除不祥”,把穷运扫除掉;反之,“腊月不除尘,来年招瘟神。
“糊窗”,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,“糊窗户,换吉祥。
“蒸供”,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,过去供奉用的糕点、饽饽、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,故称。 [4]
“腊味”,腊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。“腊”是一种肉类食物的处理方法,是指把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,再放于通风处风干。早在《周礼》、《周易》中已有关于“肉甫”和“腊味”的记载。
“赶婚”,腊月底诸神上天“汇报一年工作情况”去了,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,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,又是农闲,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“岁晏乡村嫁娶忙”。 [4]
“趁墟”,亦作“趁虚”或“趂虚”,南方谓趁墟,北方谓赶集。
“洗浴”,与“除尘”有相同用意,是搞好个人卫生,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。
(汪伟平摄)
蒸煮糯米饭
岭南民谚有云:“小寒大寒,无风自寒。”在我国部分地区,大寒不如小寒冷,但在多数年份和一些沿海地方,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大寒节气内。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,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。
如今在广东,常见这样的情景:大寒来临前,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,拌入腊味、虾米、干鱿鱼、冬菇等,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。糯米味甘、性温,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。安徽安庆则有大寒炸春卷的习俗。
尾牙祭
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“牙”的习俗。土地载万物,又生养万物,长五谷以养育百姓,此乃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。按照民间的习俗,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,人们都要立社祭祀,祈求或酬报土地神。
所谓二月二(古时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)为头牙,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“做牙”,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。“做牙”,亦称“做牙祭”,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,俗称的美餐一顿为“打牙祭”即由此而来。民间有全家坐一起“食尾牙”的习俗。
吃消寒糕
北京地区一直有着大寒吃“消寒糕”的习俗。所谓的消寒糕其实就是年糕的一种,因为是用糯米制成,其含糖量高加上糯米本就是高热量食物,食用后有一定的暖身驱寒作用。
END
图片:央视新闻、黟县徽黄旅游集团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文字来源于网络
相关文章
- 赴一场文化展馆游
- 黟县免票政策再升级!
- 早春二月 烟雨宏村 | 每一帧都是水墨诗意
- 二月塔川 | 风起梅花探春来
- 快码住这份新春灯会指南!
- “大过龙年、漫游乡村”宏村非遗过大年【春节活动预告】
- 中国年 黟县亲 就在徽州过大年 | 徽州年味之糕点篇
- 今日立春 | 愿新年 胜旧年
- 高铁新春旅游优惠政策 | 我们的节日—欢欢喜喜过大年 | 中国年 黟县亲 就在徽州过大年
- 中国年 黟县亲 就在徽州过大年 | 徽州年味之腊味篇
- 黟起过大年 | 红红火火三件套,满满当当过大年!
- 中国年 黟县亲 就在徽州过大年 | 徽州年味之杀猪饭
- 中国年 黟县亲 就在徽州过大年 | 徽州年味之小食篇
- 来黟县过大年 | 这份心“黟”请领了!
- 春节活动预告 | 来黟县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新年吧!